转眼来到新疆已然快仨月了,慢慢地对这片戈壁小镇生出了眷恋,那是一种家乡般的情愫,又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,是什么让我心里有了这样一种莫名的感动呢?
是党和国家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战略规划!
是对岐黄之术的热爱!是强烈的中医使命感!是本地居民病中无助的眼神!是工作人员积极学习的热情!是维族哈族淳朴的友谊!还有那无边的戈壁和草原牛羊骆驼。
曾记得带着院领导的嘱托,带着弘扬岐黄之术的宏愿,也为将中医院的文化在边疆被纪念,踏上飞驰的列车,越过黄土高坡,经过千里戈壁,来到天山脚下美丽的新疆哈密小城—柳树泉农场。


那时节的柳树泉草地才显出嫩绿,树木只露小小芽尖,寒冬的凛冽尚未退去,葡萄树沟刚好挖开,尽管自然的气息不温暖,但少数民族浓浓的热情扑面而来势不可挡,布尔迪汉大哥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,喝奶茶、吃手抓、品美酒,豪情之下吟诗一首曰:
天山脚下满葡萄,戈壁滩上奶茶香;
羊肉手抓美酒醉,本色天然怡心肠。

农场里场长书记都来慰问,医院里更是百般关爱,宿舍里大到电视、电脑和洗衣机,小到柴米油盐,甚至牙膏、牙刷、肥皂,全新的被褥都备齐了。无论是病人还是职工都说盼你们中医好几个月了,医院马上发了任命文件 “业务副院长”,一时间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!
6月是紧张又忙碌的一个月,柳树泉农场爆发流行性腮腺炎,中医药在此次流行病中起到了很大作用,通过中药内服外用,缩短病程加快治愈。
援疆随笔


在临床医师中开展的电针、中药贴敷外治法、耳穴埋针项目、定点封闭治疗、骶疗、小儿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,使更多的当地医师掌握中医药诊疗技术,长久福惠当地百姓。
援疆随笔


为使更多的当地百姓能享受到中医药的“简”“便”“验”“廉”服务,深入到百姓中间开展义诊活动,为大家诊脉开方、免费针灸治疗、进行中医药知识讲解,使祖国的传统中医瑰宝不断深入民心。
丽可塔依大姐胃痛来了,阿娃汉宜拉英大婶帕金森病来了,依米提买买提膝关节病来了,季春梅姐妹腰椎病犯了,阿姆古丽经期不准来了,赵兄弟家的儿子积食发烧了等等。一个个期盼无助的眼神,一个个痊愈后的微笑,一个个热合曼特(热合曼特是维语谢谢的意思)的言语。在我内心里竟然生出了亏欠。
“你们若早来这里,我们就不至于受病痛的苦了”这是一位病愈后的大叔言谈中说的,虽是笑谈,更显出当代作为中医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可谓任重而道远。遂记诗一首,曰:
大漠孤城小,沙丘雨润少;
西域人情暖,誓愿岐黄弘。





那雪山,那草原,那满山的花朵,还有那无垠的戈壁和沙丘,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温柔,也透着新疆那粗狂豪迈奔放的真性情,怎能不让人眷恋?就连那无情的沙尘暴也带着一种情谊。
那难忘的十二木卡姆还在耳边环绕着,民族一家亲,共筑美丽和谐中国梦,伟大战略规划需要千千万万民族团结来实现,新疆加油、祖国加油!心中感慨万千生出豪情千丈诗云:
勇士仗剑五千里,岐黄厚德福华夏。
同沐习总恩泽广,一片赤诚照边陲。
一想到不久就要离去,深深被这片土地的热情所感染,爱上了这片孕育着能善歌舞民族的土地,难以割舍的情怀,在不久离开的场面是何等的凄惨,必是要洒泪分别了。然而援疆历程虽短,尽可能多的诊治病人、培养人才、普及中医药文化,也是无愧于心,无愧于医家先贤,无愧于党的好政策,使新疆人民享受中医之美,充分体验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三门峡市中医院援疆医生李雷清随笔
2019.06